| 文_吳歆宜/旅讀中國 圖_中新社、視覺中國
黟山之名一直延用至唐代天寶年間,西元七四七年,篤信道教的唐玄宗聽聞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成仙,因此更名為「黃山」,後人考證,黃帝修道之說乃臣子為獻殷勤刻意杜撰,但「黃山」之名已傳之久遠,成為著名的山水勝境。 黃山之秀美,連閱歷名山大川無數的旅行家徐霞客都為之傾心,不只兩次登臨,極言黃山有「泰岱之雄偉、華山之險峻、衡嶽之煙雲、匡廬之飛瀑、雁盪之巧石、峨嵋之清秀」,還留下「五嶽歸來不看山,黃山歸來不看嶽」盛讚。上世紀九〇年代,黃山接連入選中國大陸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、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,是繼泰山之後,第二處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。 …… 更多精彩內容請翻閱《or旅讀中國》No.87【世界遺產53+完全保存版】
|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