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進黨的蔡、賴總統初選之爭在兩度延期後,復因雙方對於手機民調占比及對比對象意見南轅北轍,面臨攤牌。昨天中執會「挺蔡派」企圖依蔡英文的需要量身修改初選辦法,遭主席卓榮泰反對未能得逞;賴清德隨後提出與韓國瑜對比的「三條件」,作為妥協。至此,賴清德進行君子之爭的夢想幾近幻滅;一旦初選落敗,他還可能面對政治生命提前走到盡頭的命運。
從初選一再延期,到中途不斷修改遊戲規則,每次角力賴清德都落居下風。民進黨的權力生態,是「中執會大於黨」,而「蔡總統又大於中執會」。在這種情況下,賴清德抱著「當年的民進黨」之遐想,以為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單挑蔡英文,是錯估了形勢。現實是,民進黨已非當年的民進黨,而今是「誰有權力,誰受簇擁」,如卓榮泰還在乎制度公平者幾希?
賴清德大嘆自己「箭射出去,靶卻被移走」,著實令人同情;但是,這恐怕還不是最糟的情況。昨天民進黨各地方黨部傳出一份連署「挺蔡」的聲明,全台共有十九個黨部主委簽名,僅台南、屏東、台東三地主委未參與連署。挺賴的聲音寥寥可數,賴清德已落到人單勢孤的窘境。
尤有甚者,日前蔡英文前往台南造勢,陪伴她參拜宮廟的卻是違紀參選遭民進黨「開除黨籍」的議長郭信良,引發地方反彈。民進黨台南市黨部主委黃先柱砲轟蔡英文是「飢不擇食」,綠營議員邱莉莉更怒嗆蔡英文和「叛黨集團」走在一起,何不乾脆「退黨參選」。為了一場初選,內部的叫囂對陣如此大剌剌搬上檯面,不惜家醜外揚,可見內部矛盾已無法遮掩,也埋下民進黨分裂的導火線。在朝野初選情勢混亂下,賴清德所提對比韓國瑜的「三條件」,也恐於事無補。
民進黨一向自誇,不論黨內初選打得如何頭破血流,一旦人選決定,全黨還是會團結起來一致對外。然而,這次的蔡賴之爭,雙方都已越過界線太多,日後要再談和衷共濟,只怕很難。
這可由四點觀察:第一,這次蔡英文指控賴清德說謊、毀諾,質疑其「不誠實」;賴清德則批評對方手段「不乾淨」,上綱到基本道德,這都是難以復原的傷口。第二,蔡英文和賴清德是黨內最強的一號和二號人物,但兩人都是極自我中心的倔強類型;打完這局,除兩敗俱傷,民進黨的困境也一覽無遺。第三,蔡賴雙方硬槓,逼著全黨政治人物跟著選邊,敵友分明。賴清德留在內閣及公營事業的人事遭蘇揆痛下殺手逐一拔除,儼然提前「清算」,這種斬草除根之恨只怕難以消卻。第四,不論賴清德是否取得初選勝利,明年一月的大選民進黨一旦失去執政權,黨內勢必將所有敗選責任推到賴清德頭上,罵他是敗戰的禍首。這點,他將如何消受?
以目前的情勢看,賴清德顯已失去了公平初選的機會;然而,他並不是完全喪失力挽狂瀾、贏得初選的機會。他最後的倚靠,除了深綠獨派,是要爭取一般社會大眾的支持,因為初選民調畢竟仍是以「全民」為樣本。若要贏得全民調,賴清德必須展現比現在更積極的競選策略,說明自己的理念和立場,包括:他在哪些方面的政治瞻矚勝過蔡英文,他若當選總統有哪些優先項目要推動,他參選如何能拉抬更多的黨內立委席次,他讓許多人疑懼的「台獨工作者」角色到底意欲何為,他要用什麼名目特赦陳水扁等等?簡言之,賴清德曾經擁有的「賴神」光環,經初選纏鬥至今,只剩還在南台灣亮著;若不願墜崖,他必須有更積極的戰法,否則就等著接受戰犯的命運。
民進黨挺蔡派如此處心積慮,幫蔡英文打造「贏」的遊戲規則;換一個角度看,類似的操作手法,不會發生在最後的大選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