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汪正翔/提問.廖本榕/撰文.編輯部/整理】
蔡明亮導演自一九九二年的《青少年哪吒》開始,與攝影師廖本榕結下深緣,開啟往後將近三十年的合作關係。廖本榕曾以《道德經》的「上善若水」,形容電影攝影的不變本質。無論是斑斕激烈的《天邊一朵雲》,或是都市殘酷寓言《郊遊》、幽深如藝術品的《臉》,攝影適應著不同容器,成就了電影。通過訪問,讓我們一探攝影師廖本榕與蔡明亮導演的合作時光。
Q:你在攝影生涯中有不同的合作對象,與蔡導合作最特殊之處是什麼?有什麼獨屬於你們的默契?譬如用詞(這個就對了)、情境(什麼樣的討論空間)乃至於眼神,合作期間有出現什麼衝突?
蔡導對於電影有一種強烈的執著和企圖心,電影對他而言就是藝術,他是在創作。《青少年哪吒》時只覺得他清新、熱誠、認真,頭腦很清楚,對於自己的走向很有自信。《愛情萬歲》他更堅定自己的思維理念,開始了屬於個人的影像語言模式,許多同事或看過毛片的公司同仁,都覺得不好,企圖給予建議修正,他只是輕鬆回應說:放心,沒問題的。
而我則有發現新大陸的驚喜。在《愛》拍到一半多時,我隱隱地感覺到這部電影很特別,是不同於以往的視覺感受,我有一種期待觀看的強烈慾望。果然,我陪公司上級人員在製片廠看首映(準備參展拷貝),大部分人都覺得看不懂,或是無法同意他的語言模式,主管問我意見,我直覺地回答:這是一部好片,沒問題。(其實我當下也找不到恰當的點評詞句,只能就直覺的感受來回答,因為有另一種感動,在觀賞時強烈地撼動我心靈深處。這是極少或甚至未曾有過的感覺。)
我們之間是不是有什麼默契?或許,或許有、也或許沒有。在他說戲的過程,我會試圖用影像來理解他說話的內容,揣摩劇情的情境需求,有不清楚或疑問,我會直接問清楚,直到我真的了解他的想法(至少我認為如此)。
有沒有衝突,印象中沒有。我們都不是衝動型的個性,都懂得彼此尊重與退讓,我的觀念是導演、攝影各有職責,專業分工、互相配合,才能有最高效率和作品。意見不同時,我會選擇退讓放棄堅持個人看法,同時,轉而努力支持導演的需求,即使是專業技術性問題,我也會用導演能聽懂的非專業詞語,盡可能舉例、比擬說明各種拍攝方式的結果會是什麼,讓導演可以自己斟酌決策。這種專業分析方式,讓許多導演覺得很受用。
Q:攝影師的準備工作是什麼?如何發現好的場景,如何轉換劇本為畫面?會搜集什麼相關資料?如果攝影師是水,如何讓水更靈活地配合各種容器?
我沒有什麼準備工作,健康、不生病、體力儲備可能是很重要,平常不拍戲時,我跟大家一樣,愛看影片、小說。
好場景?我總是臨到拍攝時,才突然發現好鏡位,甚至我自己都不曾有過好鏡位的念頭,唯一想到的是,給導演想要的畫面。勘景,我都在注意技術需求,比如:會不會穿幫?電力來源?有什麼特別的燈光需求?高台、軌道?或是相反,那些物件不適合出現在場景裡,是不是有太多要避的角度?提出質疑,供製作組內其他專業參酌。
劇本,同一個劇本,每個人閱讀時應該都會有不同的影像浮現在腦海,我也會有第一印象影像呈現,不過那和拍攝時的差距很大,意義不大。因為臨到拍攝時是集合了所有專業的完整準備,狀況才算具體。
蒐集資料,大部分都是技術新知,至於美學素養,我不太肯定是不是能從資料裡得到。我認為直接從資料模仿不是好方法,那是拷貝抄襲,是未經吸收的材料,不能算是個人產出。
我曾經在一個訪問裡,說攝影師的工作性質像水,因為採訪者沒有深入細問,我也就沒有再作解釋。既然你問了,我就說說我的看法。水的三態變化,並不是水自發的行為,是外在溫度的不同而產生的現象,可是水的本質無論在什麼狀態,他並沒有改變。如果在水裡加入鹽或糖,或其他物料,我們就不稱水為水,而改稱為「鹽水」、「糖水」或其他名稱。這時水依然存在,只是成就了別人,而隱藏自己。攝影師的職責就是用專業知識服務影片,每部影片都是不同的容器,但攝影師不需要改變自己,只要心態隨片適應即可。
Q:拍片的時候有沒有特別想要抓住什麼,譬如拍人的時候,是想要抓住那個恆常不變的東西?(本質、個性、故事)還是等待光影、肌肉、語氣等等的最佳組合?又譬如拍景的時候會特別注意到幾何的構圖、某種特別的光線質地?
正如前面說的,攝影是服務劇本影片,所以心裡會存著擬境、擬情的想像,努力朝著想像去運用光影。有些時候也會凡俗地想用技術去拍攝人物,比如柔光美化,但蔡導不喜歡,他喜歡真實。所以《郊遊》拍女主角時,並不刻意掩飾年齡歲月刻痕。不過我對於曝光的恰當、反差對比、色彩的正確等基本技術會要求自己,不喜歡依賴後製調色調光。
Q:攝影的畫面有時有多重的任務,譬如傳達劇情、視覺張力、個人風格或是讓觀眾易於接受,這些不同考量有沒有衝突的時候?
在拍攝當時,只有一個任務:完成當下的工作。教書時我會跟學生提到畫面構圖、視覺張力或是影像風格等術語,但最後我會提醒學生,這些是基本功夫,它們像我們吃的食物。我們只知道它們能給我們能量和養分,至於吃進肚裡,消化後轉化成哪一個部位的營養,就不是我們能控制的。所以,該吃就吃,盡量不挑食可能很有幫助。
Q:能否談談你與蔡導演合作,對於自己攝影乃至於創作的影響?
拍片跟磨刀一樣,刀子一定要經常使用,經常磨霍,刀子才會鋒利便使。拍每一部片都是挑戰,都在用大腦,攝影師最重要的不是攝影機,而是那顆能隨時代演進的腦袋。我從每個導演身上都多少會學到些東西,跟蔡導合作最大收益就是體會長拍定鏡的魅力。
所謂「長拍定鏡」是我個人為方便區別「長鏡頭」一詞而創造。電影工作術語「長鏡頭」有時是指的長焦距鏡頭,有時又會被引用為長時段拍攝鏡頭,前者是攝影器材專有名詞,後者是影片單一片段長時間拍攝不剪切的簡稱。比如侯導就有許多長時段單一鏡頭的設計,蔡導更是這一類風格的崇尚者。不同的是蔡導長時段鏡頭是鏡位固定且不運動的,所以我取名為「長拍定鏡」,意思是長時間不動拍攝的鏡頭。
這種表現方式在《愛情萬歲》裡的楊貴媚斷腸一哭,感動了歐洲人的心肺,也樹立蔡導不敗風格。一直到《郊遊》再度於金馬獎拿下最佳導演、男主角大獎。這種鏡頭表現,最重要的是畫面內容要切題且豐富耐看,觀眾在長時間觀看裡,不會因任何瑕疵而轉移注意力。攝影要夠好又要讓人不感覺攝影機存在,才能彰顯表演的特色。
近年接觸的幾位年輕導演也很欣賞這種表現形式。但大多對畫面的構圖有興趣,或是對如何設計一個合適鏡位,拍攝較長時段內容不剪接感興趣,且嘗試在他們的影片裡。目前我在中國拍攝一部片《插翅南飛》,導演就模仿蔡導的風格,稍加修改後成為個人風格來拍攝表現形式。
Q:對你而言,攝影創作是什麼?有沒有長期令你思考的攝影問題?
我曾經為了「攝影師的定位」問題困擾過一段時間。在一部電影完成後,導演可以名正言順地說自己是「創作者」,那其他各部門的專業人士算什麼?音樂作曲因為可以單獨發片,所以不成問題。可是攝影能不能稱為創作呢?影像的完成過程真的很難釐清一個畫面、一段影片,究竟誰功勞最多?
會有這個困擾,是因為我必須要寫一篇學術論文,如果不是個人創作,論文就不能成立。後來我投機的用一個自創名詞「影像作者」混了過去。如果單就影片裡的影像而論,真的是個人思維的結晶,雖不怎麼冠冕堂皇,卻也說得過去。
Q:除了因應不同的劇本,你自身攝影的風格有經過什麼樣的變化?這個變化是如何發生的?
我從來不知道該怎麼評斷畫面美不美,許多人在網路上的照片,我都覺得很好看,我只有在進入拍片狀態時,會把眼睛變成鏡頭,刻意去挑選一個眼睛看起來「舒服」的角度鏡位。平常我拍的照片都很隨興,我太太的照片都拍得比我好看。
蔡導的影片,從《愛情萬歲》走向定鏡後,一部接著一部,越來越純熟,也越來越偏極。《天邊一朵雲》在勘景時,我突然覺得許多室內或出租房走廊的景,可能需要一些廣角鏡來闡釋,於是那部片大量地啟用廣角鏡,此後蔡導的影像風格更加空曠,視野走向無專注特定聚焦觀看時的廣袤。這種拍攝方式,在我拍攝的影片裡,會不時出現,似乎也就是個人比較偏好的風格。事實上,我一直不覺得有什麼風格。大量出現在自己作品的特定影像拍法,可能會被認為是一種風格。而那也不是常態不變的。
【廖本榕】
一九四九年生,高中畢業後,經親戚介紹至電影公司擔任攝影助理,由此展開電影攝影生涯。進入中央電影公司之前,曾任職於第一影業、全球兄弟影業和香港邵氏電影公司,回台加入中影後,拍攝瓊瑤電影和商業電影,如《卻上心頭》、《問斜陽》及「報告班長」系列,均取得亮麗的票房成績。一九九二年,蔡明亮導演加入中影,力邀廖本榕拍攝《青少年哪吒》。此後蔡導演與廖本榕長期合作。二○○三年以李康生執導的《不見》獲第四十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、年度最佳台灣電影工作者,二○一三年以《郊遊》獲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。著有《影視燈光》。
與蔡明亮導演合作劇情長片:
《青少年哪吒》、《愛情萬歲》、《河流》、《洞》、《不散》、《天邊一朵雲》、《黑眼圈》、《臉》、《郊遊》
【汪正翔】
台北人,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,波士頓美術館藝術學校(School of The Museum of Fine Art 藝術創作碩士肄業)。目前往返碧潭與台北之間,接案維生,也從事攝影評論與創作。著有攝影集《非風景》、《My Scenery Only for You》、《My Scenery Only for You: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》。
更多「你的臉的蔡明亮」 精彩文章,都在《聯合文學》雜誌2019年5月號(NO.415期)
最新文學線上消息:《聯合文學》雜誌 官網
跟大家一起討論文學:《聯合文學》雜誌 粉絲團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