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區塊鏈應用愈來愈加廣泛及多元,依附於上的首次代幣發行(Initial Coin Offering;ICO)、證券型代幣發行(Security Token Offering;STO)及首次交易所發行(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s;IEO)等新型籌資工具與方式,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。這為傳統僅能依靠銀行融資或證券市場籌資的企業,提供更多選擇、更為快速、更低門檻及成本的籌資管道。特別是對渴望獲得資金挹注的新創企業來說,這類新型籌資工具能夠快速且大量取得資金的特性,更是令他們趨之若鶩。
過去兩三年間,ICO帶動的全球加密貨幣狂熱,就是鮮明例證。只是,熱潮之下往往容易形成泡沫,加上缺乏監管,使得金融亂象頻傳。因此為避免金融市場失序,各國政府紛紛介入,要求這類新型籌資工具若具備證券性質,就必須納入金融監管範疇。在這樣的趨勢演變下,強調合法合規的STO逐漸受到市場重視,甚至大有取代ICO的態勢,但究竟能否就此成為定局,成為市場主流的新創募資工具,猶在未定之天,值得深入探究。
ICO退潮 不等於消失不見
在討論STO能否成為新創募資活水主流之前, 一定得先提ICO的演進歷史。從2013 年6月萬事達幣(Mastercoin) 在Bitcointalk 論壇發起第一筆ICO以來,迄今為止,也不過只有短短五年多的歷史。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,ICO卻能締造出一個不下於過去幾大歷史知名資產泡沫的紀錄,顯見市場對於資金的渴求,無論是在供給或需求端,都出現異常瘋狂的氛圍。
特別是在2017 年到去(2018)年初ICO狂熱達到最高峰時,整體加密貨幣種類超過兩千多種,平均每日交易規模高達20 億美元,而區塊鏈領域企業的ICO募資總額更幾乎是傳統創投(Venture Capital;VC) 募資總額的三倍之多。這讓ICO一度被視為是解決新創企業籌資困難的救星,但好景不常,這個熱潮大概只維持了一年多,就宣告結束。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,今(2019)年第一季透過ICO的募資總額僅剩1.18 億美元,比去年同期69 億美元足足少了58 倍。究其原因,除了與各國政府開始加強監管有關外,許多ICO項目本身架構不夠成熟、應用場景不如預期、甚至還有惡意欺瞞等因素,或許才是ICO熱潮急速冷卻的主因。CoinDesk 的研究報告指出,只有15%的ICO項目具有真實內容,且能夠成功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上架,其餘將近八成的ICO通常與龐氏騙局(Ponzi scheme)沒有兩樣。
問題是,這樣的現象,是否就代表ICO已然日暮西山?或意味著ICO不適用於新創企業的籌資?答案顯然還有待商榷。至少就ICO發行方式簡便、資產轉換快速、交易不受國籍及地域等現實環境限制的特性而言,相較於傳統籌資工具,ICO還是有其優勢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在今年初就曾經發布一份《Initial Coin Offerings(ICOs)for SME Financing》報告,特別針對ICO發行方式、資訊揭露、監管框架及跨境交易等方面深入評析,強調若能適度且有效監管,ICO未來將可能是中小企業(SME)有用的籌資工具之一。換句話說,只要能夠獲得妥善監管或有明確監管原則可以遵循,ICO還是有機會可以取得資金供需兩方的信任,成為新創及中小企業的重要籌資管道。
STO快速崛起 大有取代ICO態勢
儘管目前市場多已認定ICO風潮難以再起,甚至用「ICO已死」這樣的字眼來描述ICO慘境,但實際上從籌資的本質與趨勢演變來看,ICO或許正邁入下一階段的轉型升級。亦即,在有效監管與取得信任的兩大前提下,一些從ICO概念衍生而出的另類投資工具,如STO及IEO等,早已陸續浮上檯面,受到市場高度關注與討論。
以STO為例,一開始設定就是比照IPO標準,強調代幣發行背後必須要有實體有價資產的支撐,同時符合監管機構的相關證券法規要求。因此透過STO發行的證券型代幣(Security Token),持有人擁有的權利不像ICO那般,僅僅只有企業提供商品與服務的使用權與貨幣交易權而已,而是具有跟IPO一樣,擁有類似股票的所有權權益分配及剩餘價值追索權利。最重要的是,這還都是必須在符合證券法規的前提下才能發行。也因如此,在ICO式微之際,市場愈來愈多聲音認為,今年STO將快速崛起,成為區塊鏈新創籌資的首選。甚至連非區塊鏈產業的各類型中小企業,也有機會利用STO的特性,提高籌資機會。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會計研究月刊》2019.5月號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