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起連續強降雨,北台灣、中部山區都傳出災情,滾滾山洪令人驚恐。這波梅雨鋒面起於立夏後的大氣環境,並無太大異常;唯因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候變化幅度加劇,使得預測難度升高。尤其,隨之而來的颱風季節,挑戰勢必更大,中央到地方的因應能不能繃緊神經?
梅雨成災的主要特徵,是猝不及防。前年五月底梅雨轟炸東北角造成蘇花路斷,封路七天;二○一三年肆虐高雄;二○○七年從新北林口一路淹到淡水河出海口,成災都極快速。這幾天的強降雨,桃園新屋、新竹新豐日雨量都破五百毫米,阿里山時雨量竟然近百,是好幾倍「超大豪雨」規格。
今春的氣候監測數據,是七十二年來最暖的春天,雨量則創近年新低。前兩個月,南部許多地方降雨竟掛零,三月才有零星降雨。這些數據顯示氣候的不規律擴大,對農作物的衝擊加劇,許多蔬果都有歉收之虞。
對這波梅雨災情,氣象局宣稱,「這是中小尺度的對流天氣系統,往往要在發生前幾小時才預測得到」。這種說法不算推卸責任,但氣象局對追求精進預報的及時和準確,顯然少了一點企圖心。中小尺度氣象變化確難掌握,但若能善用科技工具,仍可有效突破預報難度。例如,民間氣象業者自行研發的「及時落雷監測」,有助於掌握瞬間氣象變化,若有效運用,可在短時間內讓民眾了解落雷與雷雨胞的關係,從而加強防範。中央氣象局官網最近增加了落雷資訊,可惜宣傳不足,少有人懂得使用。
如何把及時測得的中小尺度資訊,在最短時間送到需要者的手上,是另一個瓶頸。日本三一一震災後,開發出透過智慧型手機傳遞資訊的資通技術,值得借鏡。其概念是,搶下地震垂直、水平波的時間差,及時透過手機傳遞資訊,可以爭取數秒鐘的應變時間,並指示最近的避難地點。相形之下,梅雨中小尺度資訊致災性比不上地震防災,政府應開發這套技術,讓及時資訊發揮最大作用。
極端氣候變化加劇,往往是農業首當其衝。遺憾的是,政府除了農損救助,拿不出防災對策。今春高溫少雨,蔬果開花狀況普遍不佳,蜜蜂採不到蜜,果蔬授粉連帶受到影響,勢必影響收成。開年迄今,農委會的農損救助從荔枝、高接梨、青梅、枇杷、桃李、茶葉……,幾乎想得到的蔬果都啟動救助。這波梅雨之後,陳吉仲又得勘災,強降雨主要是讓瓜類爆果,毀損嚴重。農委會防農損成效有限,對農損救濟工具卻努力精進,最近導入無人機勘災,希望早點確定農損狀況,把救助的錢發給農民。
這次,每樣蔬果都高比率受災,顯示農業防災措施功能有限。儘管農委會一年半前宣稱完成「農業氣象系統」建置,提供的資訊出發點由對人轉為對作物,但這套系統迄今發揮的功能有限。一則因系統侷限於學術、公務,與農民耕作習慣並未連線,農民也不認為這樣的氣象資訊管用。第二,提供資訊的平台不實用,農民不會及時上網查資料。
農委會發放農損救助金絕不手軟,反正是納稅人承擔;但如此浪擲納稅人的錢,合理嗎?尤其,農損很大一部分是搶種,去年蕉價一斤破百,農民搶種香蕉;收成時供過於求,蕉價必然慘跌,這也要啟動農損救助嗎?其他極端氣候產生的農損,賺錢歸農民,賠錢由納稅人承擔,也不合理。「農業災害保險」政策研議多年,卻始終牛步,主要是農業保險法立法始終停在蒐集資料階段。三年前終於開始試辦,但至今只有一家產險公司承接,且僅承保高接梨一項,成績難以見人。
這次的梅雨成災,堪稱是為接踵而來的颱風季節預示演習。政府一味消極地利用救濟來因應災情,還不如聰明地採取前端預防性配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